当前位置:首页 > 犹太人与犹太教 > 先知文学

先知文学

来源:犹太人与犹太教 时间:2017-03-14 06:36:01

先知文学

又称先知书文学。犹太先知写的作品或由后人编辑的反映先知思想的作品。它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之前,是希伯来民族内忧外患时代的产物。在这期间,民族盛世已经过去,国势渐微,国内政治分裂,社会贫富悬殊,道德沦丧,社会风气江河日下,国外强邻压境。亚述、新巴比伦和波斯帝国先后入侵称霸,国家灭亡,圣殿被毁,人民沦为囚虏。一批被称为先知的有识之士站出来撰文叙事,以笔为刀枪发表对时局的看法。在激烈批判现实的时刻,引导人民走向传统;在无情地谴责自己民族的过程中,唤起人们为民族命运而奋斗的决心。亡国前,为国家的危亡而担忧,为民族的惊醒而呐喊;亡国后,为国家的沦丧而哀泣,为民族的复兴而呼号,以火一般的语言表达改革社会的热情,以象征性的异象说明未来的必然趋势。

先知文学主要由各先知书组成。按年代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8世纪中叶—公元前7世纪初),主要文学家有阿摩司先知、何西阿先知、以赛亚先知、弥迦先知。这是亚述帝国称霸时期,北方以色列国社会腐败、国势渐微,终于在公元前722年沦亡,以色列的10个支派被掳,并从此消声匿迹。这些先知以文学为武器针砭现实,鞭挞统治者,警告国人亡国之危险,留下了大量辞采壮丽、风格各异的诗文;第二阶段(公元前7世纪初—公元前6世纪中叶),主要的文学家有西番雅先知、那鸿先知、哈巴谷先知、耶利米先知,以西结先知等。这一阶段中,新巴比伦在中东称霸,南部犹大国灭亡,圣殿被毁。犹太人沦为巴比伦囚虏,过着流亡的生活。这是犹太民族历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这一阶段的文学,主要表现对民族危亡的担忧和对亡国民族重新得到振兴的希冀;第三阶段(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这是波斯帝国在西亚称霸的年代。波斯居鲁士王允许囚居在巴比伦的犹太人返回故乡,重新修建圣殿,犹太民族痛定思痛,为民族振兴而编纂典籍,改革宗教。主要文学家有俄巴底亚、第二以赛亚、哈该、撒迦利亚、约珥、玛拉基等先知。文学内容主要为犹太民族获释,重返故乡而歌唱,为重整家园而疾呼。

先知文学内容独特,风格别致,不仅是希伯来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世界上古文苑中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其主要特征有:(1)天启性。诗文的作者无一不声称他们是受上帝的启示,向人们传达神的旨意。作品中大量出现“上帝如是说”,或采用第一人称直接以上帝口吻发话,以增加作品的威慑力和唤起读者对上帝的敬畏。为了说明先知“受命于天”,作品中经常出现先知与上帝对话的戏剧性场面。(2)诗文交融的文体。先知文学作品采用的是散文和诗歌穿插糅合的文体,叙事、描写、议论时使用散文形式,抒发情感时则采用诗歌形式。这种诗文结合的文体既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又增加了作品的厚度,对揭示先知的忧国忧民的心境起到了理想化和浪漫化的作用。(3)寓言、异象手法的运用。先知文学中,常常通过寓言故事或异象描写,来暗示所要表达的意图。(4)严格镶嵌于犹太教神学框架之中。先知文学的中心内容仍然是宣传犹太教的神学观:犯罪—惩罚—救赎,所有先知的预言、警告、劝诫、教诲,其实质都是要求犹太人坚定对上帝的信念。相关犹太人与犹太教

上一篇:先知

下一篇:先知运动

声明:先知文学 资料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