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海战 > 马来海战(1941年12月)

马来海战(1941年12月)

来源:著名海战 时间:2017-03-02 02:00:01

马来海战(1941年12月)

太平洋战争之初,日军在马来半岛登陆,英军派出舰队从海上进行反击,从而在马来半岛以东发生一场世界闻名的海战,史称马来海战。日军从海上进攻马来半岛的部队,早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4天,即1941年12月4日就从中国海南岛出发,两天后进至中南半岛以南海域时被英侦察机发现。英远东军总司令珀西瓦尔中将断定,日军将在泰国境内登陆,然后从陆上进攻马来亚,因此他力主英联邦军应进驻泰境克拉地峡。但他无权采取行动,必须等待伦敦当局作出决断。8日中午,驻守新加坡的英东方舰队司令菲利普海军上将获悉,日军已在哥打巴鲁以及宋卡等地登陆,遂决定组成Z编队前去予以反击。Z编队以“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组成,于当日17时许从新加坡港启航,经亚南巴斯群岛以东向北航进。9日昼间,空中密布厚云,时而下起细雨,不易被敌发现,菲利普认为袭击敌人大有希望。是日日没之前,云雾消散,天气转晴,Z编队不料被日侦察机发现。菲利普意识到,奔袭日登陆编队的战机已失,英军设在马来半岛的机场已有数处落入日军手中,不能得到空中支奋,处境不利,遂于22时下令转向南进,准备返回新加坡。10日2时许,在返航途中接到参谋长帕利泽海军少将发来的电报:“敌人在关丹登陆”。后来查明,这是由于水牛踩响埋在海滩上的地雷而引起的一场虚惊。可是,菲利普不明实情,以为日军在马来半岛的腰部实施第2次大规模登陆,在北面投入战斗的英联邦部队将被分割和切断后路,便决定改变航向,准备决定对进犯关丹之敌予以袭击。Z编队抵达关丹附近,发现那里并无日军登陆的迹象,则派驱逐舰和水上飞机前去查明情况。根据它们的报告,菲利普断定日军在关丹登陆的情报不实,决定迅速返回基地。但是,在这里毕竟耽搁了一些时间,因而为日军的空袭提供了战机。

对于英国海上兵力可能进行的袭击,日军早有所防。为了保障陆军部队在马来半岛得以顺利登陆,在登陆输送队向目的地航进时,除小泽海军中将指挥马来编队担任护航外,近藤海军中将还亲率战列舰、巡洋舰各2艘和驱逐舰10艘从台湾出发,提供远程支援。除此之外,日军在新加坡和哥打巴鲁之间还部署12艘潜艇,准备阻截敢来袭击登陆编队的英国舰队,将第11航空舰队的300余架岸基飞机配置在西贡附近,以便随时出动配合海上部队歼敌。

Z编队在被日侦察机发现之前,约于9日15时已被“伊-65”号日潜艇发现。日军指挥部接到该潜艇的报告,得知含有两艘战列舰的英编队北上,甚为惊慌,担心登陆部队的后续梯队和海上部队受到袭击,立即向Z编队所在海域调动舰艇部队,并派出飞机进行搜索,企图在夜幕降临之前以鱼雷机实施攻击。可是直到这天深夜,其中的一架日机才在海面上看见几道粼粼闪光的军舰航迹。当召唤来其他飞机行将攻击时,却发现这不是敌人,而是小泽编队的几艘日舰。为了不误击己舰,日军下令天明前停止搜索与攻击。日军指挥部自知小泽编队不是Z编队的对手,所以令其迅速东进,以期与近藤舰队会合,尔后协力歼敌。

10日2时许,日潜艇“伊-58”号发现Z编队,并向“反击”号发射5条鱼雷,均未命中。根据潜艇报告的目标航向,近藤海军中将判断英编队已转向南返,则将日舰队的航速增至24节,后又增至28节,以期进行截击。日海上部队急进一程后,综合多方情况判断,双方之间相距200余海里,根本不可能追上。日军指挥部约于9时决定:舰艇部队停止南进,转向北撤,而由岸基航空兵和部署在马来以东海域的潜艇部队继续完成这项歼敌任务。

受此重任的日军岸基航空兵,是松永贞市少将指挥的第1航空部队,下辖甲、乙、丙、丁4个大队,共有100余架飞机,配置在西贡附近的几个机场。这支航空兵于9日夜间作好了10日晨出击的一切准备。与舰艇部队进行追击的同时,丙大队(侦察机队)于10日晨起飞进行搜索。约自8时,甲、丁、乙大队也分3批依次起飞,向西南飞去。近中午时,1架日机在关丹附近发现Z编队,并向友邻部队通报。最后起飞的乙大队离目标所在水域最近,立即向Z编队飞去,而甲、丁两大队这时已飞至新加坡附近,闻讯后立即掉头赶来。乙大队轰炸机群首先对“反击”号投下8颗250公斤炸弹,一弹命中该舰飞机库,爆炸起火。20余分钟后,甲大队的石原鱼雷机群以“威尔士亲王”号为目标,从左右两舷进行攻击,使该舰左舷中部和后部各中1条鱼雷,甲大队的高井鱼雷机群以“反击”号为目标投射鱼雷,顿时出现3个水柱。接着,乙大队的轰炸机群对“反击”号再次进行水平投弹;其鱼雷机群也从左右两舷对该舰投射鱼雷,命中1条。10余分钟后,丁大队的26架鱼雷机赶到,其一部对“威尔士亲王”号进行攻击,射中4条鱼雷,使该舰发生严重倾斜,舰尾开始下沉;其另一部攻击“反击”号,有5条鱼雷命中目标。由于舰内大量进水,“反击”号于14时03分即倾覆沉没。“反击”号沉没后,乙大队的轰炸机群对已经不能行动的“威尔士亲王”号进行水平投弹,1颗500公斤炸弹穿过主甲板在锅炉舱爆炸,使该舰于14时50分沉入海中。

这两艘英舰的179名军官中死47人,其中有东方舰队司令菲利普海军上将和“威尔士亲王”号舰长利奇海军上校;2742名士兵中死793人。在这次作战中,日军仅以损失3架飞机的微小代价,轻而易举地消灭了英东方舰队的主力,掌握了南中国海的制海权,解除了在马来半岛作战的海上威胁。几十架飞机一举炸沉两艘巨型军舰(“威尔士亲王”号38000吨,“反击”号32000吨),是对“战列舰制胜论”这一传统军事思想的巨大冲击。显而易见,由于航空武器装备的迅猛发展,集群飞机在同战列舰的较量中,占有巨大的优势。马来海战是岸基航空兵以高速运动着的战列舰为交战对手并将其击沉的首次海战,这在海军学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关著名海战

声明:马来海战(1941年12月) 资料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