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海战 > 马来半岛登陆战役(1941年12月~1942年1月)

马来半岛登陆战役(1941年12月~1942年1月)

来源:著名海战 时间:2017-03-02 01:31:01

马来半岛登陆战役(1941年12月~1942年1月)

太平洋战争开始前,马来半岛被英国控制,但英政府在远东对日本实行绥靖政策,对该地区的防务未予应有的重视。1941年后,日本“南进”的企图日益明显,驻守马来地区的英国远东军司令部深感防御力量薄弱,要求增兵。英国当局这时已将主要兵力投入欧洲和北非战场,无力增强东方的防御;同时,它对开战时间也作了错误估计,直到1941年10月,英国领导人还认为,在希特勒德国打败苏联之前,日本不会在太平洋上发动战争。因此,它在东方的军事部署迟缓,应战准备不足。

进攻马来半岛,是日军“南进”作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拔除英国在东南亚的主要根据地,并为尔后攻占荷属东印度建立前进基地。日本参加马来半岛进攻作战的陆军,是山下奉文中将指挥的第25军,下辖近卫师团、第5和第18师团,共约11万人(后派第56师团予以加强)。这个军配有坦克210辆、飞机560架,是日陆军中的精锐部队之一。为了配合第25军的进攻作战,日海军以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指挥的南遣舰队为主力,专门组织一支马来编队,辖有重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4艘、水上飞机母舰3艘、驱逐舰15艘及潜艇16艘。

日军的上述部队准备分为两路对马来半岛实施进攻:在开战之前已经进驻法属印支南部的近卫师团,从陆上进入泰国,协同第15军占领曼谷后,沿马来半岛向南推进;第5和第18师团经由海路西进,在马来半岛东海岸的诸军事要地实施登陆。

从海上实施登陆的第一批部队(第5师团),于12月4日6时30分,从中国海南岛三亚港启航,分乘20艘运输船,由6艘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护航,向南航行。在航进途中,担任前方警戒的日舰曾3次与外国商船相遇,皆劝导它们改走西面航路,而未与登陆输送队接触。6日15时,这支登陆编队进至中南半岛金瓯角以南海域时,被英军的侦察机发现,于是,日登陆编队转向暹罗湾前进,佯装驶往曼谷。英侦察机看到这一情况后,向指挥部报告:日登陆编队向泰国方向航进。

7日中午,上空不见英机,日军驶至富国岛西南时,其登陆输送队突然转向西南航进,分为数路驶往哥打巴鲁、北大年、宋卡等地。驶往哥打巴鲁的登陆部队,午夜前后抵达指定水域,开始换乘。其第1波登陆舟艇约于凌晨1时,分4路纵队向岸滩突击。英联邦军在水际滩头设有铁丝网和堑壕,背后丘陵地带设置炮兵阵地,共有重炮4门、野炮25门、迫击炮12门、机关炮14门、轻重机枪73挺。其步兵第8旅(约6000人)在这里驻防。日军的上陆行动受到英军顽强阻击,伤亡较大。登陆兵冲上滩头后,经过4小时浴血奋战,才向陆上深入1500余米,夺占了守军的部分阵地。在日军突击上陆的过程中,英军飞机反复进行攻击,3艘运兵船-“淡路山”丸、“绫卢山”丸和“佐仓”丸均被炸伤。其中“淡路山”丸中弹最多(16枚),并引起所载燃油着火,后因抢救无效而沉没。驶往北大年与宋卡的登陆部队,午夜后抵达预定水域,开始换乘并实施登陆。这两地均位于泰国境内,未遇到抵抗。从海上登陆的日军,分东西两路沿半岛向南推进。从哥打巴鲁上岸的日军,以其一部对驻守哥打巴鲁的英联邦军进行攻坚战;以另一部沿东海岸南进,对守军实施牵制作战。从宋卡、北大年登陆的部队,迅速越过克拉地峡,拆毁边境路障,进入吉打州,沿西海岸的铁路和公路向南挺进。12月12日突破马来亚北部的主要防线——日得拉防线,13日占领吉打州的首府亚劳。与此同时,山下奉文派遣部分兵力渡海,于19日占领了马来半岛西海岸附近的槟榔屿英空军基地,消除了英军自印度、缅甸对马来守军提供空中支援的可能性。然后,以其主要兵力沿西海岸迅猛推进。1942年1月初,英联邦军退至雪兰莪州的斯林河一线,企图在此构筑阵地,守住柔佛州北部地区,结果未成。日坦克部队飞速夺取了守军背后的公路桥,防守斯林河的第11印度师被切断了后路,该师溃败。1月11日,马来亚首府吉隆坡失守,英军的防线被突破。西路日军进入建有较好公路网的柔佛州之后,两个师的兵力可以同时使用,加快了进攻速度。

与此同时,沿东海岸向南推进的日军于1月6日攻占关丹,接着占领了兴楼、丰盛两港口。英军指挥部本想在柔佛州久守,为新加坡组成一道北方屏障,但因日军的攻势凌厉,到1月30日,英“西路军”和“东路军”皆退至马来半岛南端。次日夜,其后卫部队渡过柔佛海峡,撤至新加坡。日军仅用54天就控制了整个马来半岛,只伤亡约4600人。在这次作战过程中,英联邦军损失2.5万余人和大量装备。

相关著名海战

声明:马来半岛登陆战役(1941年12月~1942年1月) 资料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